小游囊山寺
家里拜拜1后的各种东西都收拾差不多了,我跟家里那位决定去附近的囊山寺转转。没有特别的理由,就是觉得在附近,可以去看看。
出发前简单查了下囊山寺的简介,发现倒是有不少人为囊山寺题过诗,其中最有名的可能就是朱熹的《题囊山寺》了:
题囊山寺
晓发渔溪驿,夜宿囊山寺。
云海近苍茫,层岚拥深翠。
行役倦脩途,投归聊一憩。
不学塔中仙,名涂定何事。
其它都好理解,唯独不能理解最后两句“不学塔中仙,名涂定何事”。当然后来求问于大师姐各种辗转后大概能理解是什么意思。诡异的是,在一顿折腾后我感觉好像全世界就我一个人关心最后两句字面上是什么意思。网上查到的介绍囊山寺的文章,基本上是简单把这首诗放上去就完了,大概目的就是“有人写了一首诗”,内容是不关心了,——也有可能没有能力去关心。而大师姐的群里兜兜转转在讲朱熹当时的情况,怎么弃禅转理,怎么个忧心忡忡,却不说清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或者他们是觉得这两句太简单了,不值说道)。后来大师姐的一位语文老师给了大概的翻译,我想结合我自己的理解,就是“我不学塔中神仙不问世事功名,到么名声前途又需通过何事来定呢?”其实就是简单的 if-then 的情况,不懂我之前卡在哪里了一直没想到这种情况。当然,也是过了两天才把这个心结解开了。
言归正传。从家里步行过去需要二十分钟左右。沿路过去马上要到寺前时,路边有个大牌坊,我没看牌匾一度以为那就是正门就要往里拐,却被家里那位马上拉住,因为那实际上是一片陵园。往山那边望去,陵园和囊山寺挨着,建筑群从路边一直延伸到半山腰。——感觉没有因为陵园而显得多么让人不安,也没有因为是寺庙而显得多么神圣,就一普通的物理存在。继续往前走,又是一大牌坊,后面是一片感觉还在建的寺前广场,颇像一公园——估计是彻底要当景区来开发了,包括寺前的马路都已经换上了沥青路。没有拍照,也没有刻意去记,牌匾上的字和柱子上对联也是忘得一干二净。寺前广场靠里是一个水池,怀疑将来会成为“放生池”。水很清澈,冷风吹起的阵阵波纹在阳光下像是一把把冰刀,寒意逼人。有点意外的是,水面有一只像白鹭的长腿水鸟正在捕食——这个时节还有得吃吗?
寺前广场继续往上就是囊山寺的山门殿了,匾额用金字写着“囊山慈寿寺”。殿前两只石狮子,中间正门前两边各安有石鼓,均为青石所雕。墙体的底部为一米来高的条石严丝合缝堆砌,再往上砌上五层红砖,最后往上直至屋顶都是清一色红漆抹面,屋盖为传统飞檐。除了红漆抹面,整体还是有南方建筑的风格,也因此红漆抹面看起来有点别扭。从偏门往后走,又有一山门殿(?),典型的南方建筑,虽然比较简陋。门前立一旧石碑,写有“囊山院”。穿过此山门就面对一大广场,往深处望去,自然又是中国古建逐级抬高的做法,衬得远处的“弥勒殿”(不知道叫什么,姑且这么叫吧)格外庄严。广场、台阶以及“弥勒殿”青石成分偏多,显得太新了点,不大协调——当然,也许过个三五十年又跟周围和谐了。广场上还有两只硕大的白象雕塑,虽然从理性角度了解白象跟佛教之间的关系,但视觉上仍觉得非常违和。“弥勒殿”自然供着弥勒佛了,确切地说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弥勒佛,不过该佛咧嘴笑着,头上的匾额还写着“皆大欢喜”,想来应该就是了。“皆大欢喜”,我是很喜欢的。
过弥勒殿后就是钟鼓楼了,“晨钟暮鼓”(为什么?),自然东边钟楼,西边鼓楼了。如果没记错的话,从钟鼓楼往后就都是比较统一的风格了,白色花岗岩、红砖、红瓦,间有白灰抹面或勾缝,看着比较舒服。钟鼓楼都可以上去,不过木楼梯比较陡,且踏上去吱呀吱呀地响,须得轻步慢爬了。钟鼓楼上环绕一圈,往山那边朦胧可见半山“阿弥陀佛”石刻,东边是新建寺庙建筑,西边是陵园,往南一览无余是附近村庄的景色。钟鼓楼中间广场应该是以前的放生池,不过在钟鼓楼面前,这放生池几乎没有存在感。
后面的游程就像是家里那位的怀旧之旅了。先是寻找两边通廊的滑梯。通廊上下层的台阶旁边设置一平滑斜面,异常光溜,超过砂浆抹面,感觉就像上了漆一样,不知有何用途。——给小孩玩倒是不错。我也尝试了下,不敢滑,害怕磕着后脑勺,真是惜命得紧。接着我们又去找一只悬挂的木鱼(或龙?),家里那位小时候坐在上面拍了一张照片。鱼的漆色好像变了,家里那位也是不能坐上去的了。后面又去找了三口大锅(鼎),每口锅看着都有一米深,老丈人以前中学设在寺里的时候食堂就用这锅煮。那场景想来就很壮观。
寺里还设有一展览馆,陈列佛像雕塑、石碑以及生活用物等。文字说明很少,就简单略过去。东西可算珍贵,安防除了两个监控摄像头就没了……供奉三尊大佛的大雄宝殿和后面和尚念经的法堂也都蜻蜓点水而过——都是“形式主义”罢了。寺庙里还有不少碑刻,如“放光”、“虎石”等,下次去的时候可以好好收集下。寺庙清幽,夏天去也应该非常舒服。
-
2018年12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