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档为旧博客搬运。——2020.05.11

今天(7月21日)去海边散步时,一如既往地感受到了海风的腥味,于是就想到了这是如何产生的。记忆果然没有让我失望:我倒是记得我曾经“研究”过这个问题了,想来应该是跟海藻或者细菌有关,但是具体是什么化学物质以及如何产生的却完全没有印象了。——现在记事情越来越有“得意忘言、得鱼忘筌”的态势,好坏掺杂。往好了说是抓住事物的关键,而忽略其细节,就如现在学习新东西基本上都记不住名称,更多的是用已有的词汇去描述、理解新的内容,减轻记忆负担;往坏了说,有只关注结论而不注重得到结论的过程的嫌疑,而这在科研中却是个大忌。不管怎样,这次打算把“大海的气味”记录下来,下次就只用博客的“搜索”功能就可以了12——如果多年以后我还记得我有博客的话。

大海的气味

赋予海风特定气味的物质叫作二甲基硫醚(分子式 H3C-S-CH3,英文名为 Dimethyl sulfide,缩写为 DMS)3,主要由海里的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4和细菌产生,整个过程大概如下:

  • 海里大量的浮游植物利用海里的硫合成二甲基巯基丙酸(分子式(CH3)2S+CH2CH2COO,英文名Dimethylsulfoniopropionate,缩略为DMSP)。
  • 浮游植物在受紫外线照射或者渗透压力等条件下,分解DMSP,释放出活性 DMS。活性DMS与对细胞有害的物质结合,抑制其作用,因此DMSP对浮游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
  • 部分DMS会从健康的浮游植物体内逸出;当浮游植物死掉,被其他动物吃掉或者被病毒攻击时,DMSP和DMS都会被释放出来。
  • 有些细菌会根据需要分解浮游植物释放出来的DMSP,一种是利用DMSP的含硫部分(巯基),用于合成蛋白质,此过程不会产生DMS;另一种是脱去丙酸部分用于合成碳水化合物,此过程会产生DMS。
  • 上述从浮游植物逸出、释放和细菌分解DMSP产生的DMS大部分会被细菌吃掉或者被光激发或催化的反应分解掉,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DMS从海里逸出,进入大气。

当DMS进入我们的鼻子时,就是只可“鼻会”不可言传的大海的气味5啦。

有意思的是,浮游植物多的地方,以其为食的其他动物也多,比如磷虾和鱼类。根据上述描述,这些地方的DMS浓度相对也会更高,于是就有一些海鸟靠着嗅探DMS的方式“顺藤摸瓜”饱餐一顿了。

DMS 对气候的影响

现在全球变暖的话题“炙手可热”,二氧化碳是其中的明星分子,但是DMS对气候的影响却鲜有人问津。

DMS进入大气后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硫酸盐,硫酸盐颗粒悬浮在空中,形成气溶胶。气溶胶会吸收或者散射太阳辐射,同时作为凝结核,促进云的形成,进一步将太阳辐射反射回去,从而减少到达地球表面的辐射,达到降温的效果。这就是1987年英国化学家James Lovelock提出的盖亚假说(Gaia hypothesis, Gaia 为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神)。按此假说,DMS对缓解全球变暖的好处“大大的”,我们可以不用花那么大精力想着如何减少碳排放,而只要通过促进浮游植物生长提高DMS排放的方式就可以降温,方便得很。

但是这有点一厢情愿,气候是个综合的动态系统,我们只考虑了DMS对气候的影响,却忽略了气候对DMS的影响,比如就有研究认为全球变暖会使得海水酸性增加,酸性增加导致浮游植物排放的DMS减少,而DMS减少会进一步加剧全球变暖,从而进入了“恶性”循环,DMS反而放大了全球变暖效应(不过如此推算,DMS的增加也会带来“良性循环”啊)。

所以,目前DMS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还没有定论,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不过这就要从当前“二氧化碳”的研究经费里面分一杯羹了。

2017年7月22日 写于 香港

参考资料

  1. 研究发现搜索引擎的存在改变了人们的记忆方式(Google Effect):人们越来越倾向于记住如何去寻找某种信息,而不是信息本身;而在没有搜索引擎的年代,人们更倾向于记住信息本身。参见 http://scholar.harvard.edu/files/dwegner/files/sparrow_et_al._2011.pdf 

  2. 我想我是肯定会忘记的,因为下面的“记录”既没给出实验细节,也没有可以依赖的“逻辑推导”过程。 

  3. http://www.popsci.com/seasmells 有提到还有其它物质,这里不作考虑。 

  4. 浮游植物是浮游生物中能够自养的生物,大部分是单细胞植物,也有细菌和原生生物。 

  5. 搞笑的是,很多人分不清“味道”和“气味”的区别,按我们初中化学老师的说法:味道是用嘴尝的,气味是用鼻子闻的!